返回

重生后她六亲不认,全家火葬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章 耳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习惯了,也是因为他现在有其他的事情要做,这样稍微偏僻一点的地方对他来说反而更方便一些,所以也就拒绝了萧政的提议。

    萧政也没多说什么,毕竟他现在也是属于刚和这个儿子说上话,感情其实没有多深,他也不可能强迫萧景珩做什么,既然他愿意从这里住着,那萧政自然也不多说话。

    萧景珩都这么说了,那赵嬷嬷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温乔去了慈宁宫之后就瞧见太后正躺在贵妃椅上摇摇晃晃的,手上还拿了一本画本子,旁边的桌案上还放着一碗刚从西域那边进贡来的葡萄,整个人看起来惬意得很,都不像是能感觉到外界的事情的样子,就连温乔过去了她都没有感觉出来,还在那儿一直沉浸在画本子里。

    最后还是宋嬷嬷忍不住轻笑了一声,太后这才抬起来头,瞧见温乔来了,高兴的像个孩子一样。

    “你这丫头,来也不叫人说一声,不声不响的就过来了,早说一声哀家便直接派人过去把你接过来了。对了,这个时辰你不是应该在尚书房读书吗,怎么跑到哀家这儿来了,莫不是有什么事情?”

    温乔来慈宁宫这个事儿都没有跟太后说,太后就更不知道温乔今天其实已经请假了

    。瞧着温乔过来了,她心里虽然高兴,可是却又怕她耽误了学业。

    不过温乔毕竟只是一个外臣之女,这些东西她学或不学对太后来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可太后还是在心里希望温乔能多学一些东西。

    “孙女今个儿没去尚书房,特地跟夫子说了一声。前些日子给三表兄解毒的时候瞧着三表兄实在是可怜,在宫里竟然没有什么能用的人。所以孙女今天来给三表兄送了两个人,好方便他在宫中的饮食起居,不然事事都要三表兄身边的赵嬷嬷亲力亲为,孙女瞧着赵嬷嬷实在是有些忙不过来了,更何况赵嬷嬷年纪大了,眼睛又不好,做事难免有些疏漏,孙女儿担心三表兄在宫中过的不方便,所以今天特地来给三表兄送人。”

    温乔话刚说完了,就看见太后的嘴撇了撇。

    “好啊,你这个丫头是进来找景珩的,顺便再过来看一看哀家这个老东西的是吧?哀家就知道,这天下哪有人愿意来陪哀家这个老东西说话啊,都愿意出去找些新奇东西玩了,所以说你这个丫头怎么可能专门来进宫一趟,就为了瞧一瞧哀家呢!”

    听着太后的话里有些吃醋之意,温乔连忙笑着,赶紧维护起来她们祖孙二人的感情。

    “皇祖母这是说的什么话?孙女本来今天就是想着要进宫来陪皇祖母说说话的,眼下给三表兄送完人之后这不是立马赶着来慈宁宫要跟皇祖母说会儿话吗?皇祖母要这么说的话,孙女可真是要伤心了。”

    祖孙二人人在屋里你来我往的,宋嬷嬷听了,便悄悄退了出去,把门关上了。

    太后刚才一直没有仔细打量温乔,如今突然间瞧着温乔耳朵上挂着的那一副耳坠,动作微微顿了顿,随后便装作若无其事的开口:“乔丫头,你耳朵上这副耳坠是从哪里来的,哀家瞧着好看极了,取下来给哀家瞧一瞧吧。”

    温乔听了太后说的话之后微微顿了一顿,要说旁人不知道这对耳坠的用处温乔还信,可是若说是太后的话,温乔其实并不相信太后不知道这件事儿,只是从来都没有人跟她说过这个事,温乔也就一直没有管太后这边知不知道,所以这些日子一直都是带着这对耳坠出门的,便为了是吸引太子的注意,忘了今天来慈宁宫要把这个摘下来。

    如今太后瞧见了,温乔便是想隐瞒也瞒不住了,毕竟就太后这样的人物肯定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耳坠是假的。可是明明有真的,她为何还要带一对假的在身上呢?

    太后这么聪明的人,她平日里是不愿意和那些人勾心斗角,可并不代表她自己没有思考能力。

    温乔还是听话的,乖乖的把耳坠摘下来给太后递了过去。太后这打眼一瞧,又摆了摆手,叫温乔重新戴上了,沉默了好半天,好像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样。

    殿里的气氛有些尴尬,还是温乔主动开口打破了这份沉默了。

    “我知道皇祖母想说什么,这对耳坠是我娘留给我的,只不过此物至关重要,孙女不敢把这耳坠随身携带,只是又实在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是思念我娘,所以这才派人去打了一对一模一样的假的带在身上。孙女从小就没有感受过母爱,这叫孙女一想起来我娘就忍不住有些伤心,这才出此下策。”

    听了温乔说的话之后,太后又微微有一些心疼她,算了算了,不过都是上一辈的人的事情,她又何必让温乔害怕呢?这耳坠的事情她自然是知道的,作为她最疼爱的女儿,长乐公主自小也是在宫中备受关注的,先帝当时给长乐公主的耳坠的事情她也知道,只是温乔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带了出来,她害怕有些人会对温乔不利。

    尤其是她的那些孙子们,能得到温乔手中的这一对耳坠就相当于又多了一张底牌,他们必定会争抢,到时候就怕温乔再受到什么伤害。

    皇位的事儿暂时由皇帝来定夺,可温乔只是一个小丫头,不该

第76章 耳坠(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